历史上有皇帝谈“风水”的故事吗?
作者:廖瑀乾 发布时间:2018-09-17 16:52:30
历史上谈“风水”的皇帝有很多,特别是明清两代皇帝谈“风水”的故事更是不少,批评与笃信的说法都有,今举数例如下:
《明史·洪武元年诏》:
“古之丧礼,以哀戚为本。治丧之具,称家有无。近代以来,富者奢僭犯分,力不足者称贷财物,夸耀殡送。及有感于风水,停柩经年,不行安葬。宜令中书省臣集议定制,颁行遵守,违者论罪。”
朱元璋不许民间迷信风水,对于“停柩”不葬者就要“论罪”。还提倡丧礼要节俭,根据家庭的经济状况量力而行,这是朱元璋初得天下的开明举措。
明代顾炎武于《天下郡国利病书•南京宫殿》里面说:
“初大内填燕尾湖为之,地势中下南高而北卑,高皇帝从悔之,二十五年《祀光禄寺灶神文》曰“朕经营天下数十年,事事按古有绪,维宫城前昂中洼,形势不称。本欲迁都,今朕年老,精力已倦,又天下新定,不欲劳民,且废兴有数,只得听天。惟愿鉴朕此心,福其子孙”云云。 ”
南京紫禁城“前昂中洼”,以上则是朱元璋笃信风水的记载。
《明实录·孝宗实录》:
“弘治十七年三月十六日,大行圣慈仁寿皇太后丧。英宗皇帝有遗命,说“钱后与我合葬”。 ”
明英宗生前有遗嘱,要钱皇后与自己合葬。等到钱皇太后故去,商议合葬事宜的时候,当时的钦天监说打通墓穴里面的隔墙会“动风水”,明孝宗则反驳说准备合葬时已经把墓穴打开,难道也是扰动了“风水”吗?如果不打通合葬,那才是“天地否塞”。
并且指点着图纸说:如果这样打通,就会元气流行,怎么可以说扰动风水呢!我唯有一片真诚之心料理这件事,想来也没有什么害处。于是大臣们便按照皇帝的旨意,圆满地进行了合葬。
这一故事说明,皇帝比当时的风水师高明,并不是处处都听信是风水师的胡言乱语。
《四库全书·世祖章皇帝圣训》顺治十六年己亥十一月甲戌谕旨:
“天命之有归,而谬委灵于风水,移灾于林木,何其诞也。金代垂祚百有余年,英主哲辟,实光史册。乃易代之后,兆域荒圮,祀典缺废。抚今追昔,慨焉兴叹。金太祖世宗已经崇祀帝王庙,其陵寝命地方春秋虔祀外,兹特谕礼臣专官省视,修其颓毁。俾规制如初,并令有司时祭。”
大清入关后,顺治皇帝看到明朝笃信风水,破坏了金代皇帝的陵墓风水,于是就此发出了感叹。认为国祚的长短,都是天命有归的,不能“委灵于风水”,破坏山林或搞什么“切断龙脉”的荒唐举动。这反映了皇帝与皇帝之间对“风水”的不同认识。
《四库全书·圣祖章仁皇帝圣训》:
“康熙三十三年十二月壬子,刑部议覆阿哈尼坎盗伐风水禁地树木, 罪应立绞。上曰:此伐木处虽与风水相近,然非内地愚人无知犯禁。 此等情罪前此曾经寛宥,着枷责发落。 ”
康熙皇帝从轻发落盗伐林木的满人,虽与陵墓“风水相近”,但不是“内地愚人无知犯禁”,并且前面已经有宽宥的例子。倘若康熙笃信风水,有人盗伐陵墓附近的林木破坏了风水,哪里还有从轻发落的事?
《四库全书·世宗宪皇帝上谕内阁》:
“陵寝重地,凡有关于风水者,理合严禁。但将相隔甚远,本无关碍之地俱以有关风水论,则无知小民以私窃耕种樵采而获罪者必多矣。”
如果破坏了陵墓重地的风水,那就要严厉处罚;如果距离陵墓重地很远,那就没有必要以破坏风水论处。否则,以破坏风水论处的平民百姓不就很多了吗?雍正皇帝对待“风水”的态度,也有称赞的地方。